這種“反詐疫苗”老人必須打
新法制報聯合南昌市東湖區多部門開展預防養老詐騙法治宣教活動
來源: 新法制報 | 日期: 2022年06月02日 | 制作: 熊瑋 | 新聞熱線: 0791-86847195
“老人家,如果收到不明短信不要點開,不要回復;接到電話說你中獎了,要趕緊掛掉。96110打來電話時,一定要及時接聽……”5月31日上午,南昌市八一公園內熱鬧非凡,本報和省律師協會開展的第700期“公益律師進社區”,聯合南昌市東湖區多部門開展“喜迎黨的二十大法治護航新時代”暨預防養老詐騙法治宣傳教育活動。
活動現場,主辦單位通過設立咨詢臺、懸掛橫幅、張貼宣傳掛圖、發放宣傳手冊和法治宣傳品等多種渠道向老年人開展法治宣傳。5名公益律師在八一公園環形舞臺上進行現場授課,用通俗易懂、詼諧幽默的語言講解身邊真實典型的詐騙案例,為大家普及反詐知識。
◎文/圖 記者方維芳

活動現場

解答問題
線上+線下立體式宣傳反詐
當日10時,小雨過后的八一公園內,空氣清新,大批老年人在公園內健身、下棋、唱歌。八一公園環形舞臺處,“喜迎黨的二十大法治護航新時代”暨預防養老詐騙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正在開展。
此次活動由新法制報社和省律師協會攜手南昌市東湖區委政法委、東湖區司法局、東湖區普法辦、東湖區民政局、東湖公安分局、百花洲街道、公園街道、百花洲景區社會組織服務中心聯合主辦。
活動現場,東湖區“法律明白人”通過設立咨詢臺、懸掛橫幅、張貼宣傳掛圖、發放宣傳手冊和法治宣傳品等多種渠道向老年人群開展法治宣傳,重點宣傳養老詐騙的特點和方式。
東湖區司法局普法依法治理股負責人蔣劍強告訴記者,為了擴大覆蓋面,他們還同時在微信公眾號開展“涉養老詐騙”法律知識有獎競賽活動,群眾可以通過進入東湖區掌上法寶微信公眾號競賽條目專欄參與答題。
據悉,此次活動共發放宣傳資料500余份,解答群眾法律咨詢80余人次。通過線上+線下立體式宣傳,進一步提升了老年群眾的法治觀念和安全意識,受到了一致好評。大家紛紛表示,形式多樣的反詐宣傳活動讓他們受益頗多,今后會提高警惕,防止上當受騙。
公布養老詐騙舉報電話
“老人家,如果收到不明短信不要點開,不要回復;接到電話說你中獎了,要趕緊掛掉;96110打來電話時,一定要及時接聽…… ”東湖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民警將防詐騙宣傳單發給現場群眾,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老年人介紹養老詐騙犯罪分子的慣用手法和作案方式,重點講解了低價旅游、購買保健品、以房養老等詐騙方式。
民警提醒廣大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接到陌生電話、短信以及網上交易信息時做到“不聽、不信、不轉賬”,不輕易泄露個人信息,不貪圖小便宜,避免上當受騙。同時,還重點圍繞國家反詐中心App的下載方法及功能等進行了詳細講解。
現場群眾了解防詐騙知識后,紛紛主動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并表示回去要向身邊的親朋好友宣傳防詐騙知識,推薦他們安裝這款防騙“神器”。
“如果您或身邊的朋友遇到養老詐騙,可以撥打我們的舉報電話19100210687。”民警現場還公布了養老詐騙的舉報電話。
不輕信不盲目不轉賬
“大爺大媽們,買保健品送雞蛋有人參加過嗎?”泰和泰(南昌)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強卿走到人群中,進行沉浸式普法。
“參加過。”不少正在鍛煉的大爺大媽們紛紛停下來,圍在律師身邊。張強卿接著說,“大家一定要小心,這有可能是騙局。詐騙人員以發放宣傳單邀請中老年人免費洗腳、送雞蛋等為幌子,租場地專門針對老年人授課,宣稱自己所銷售的普通食品和用品具有預防、治療疾病等功效,誘使中老年人購買。當老人們被成功洗腦后,騙子又欺騙他們買其他毫無用處的產品。”
“感謝你們的及時宣傳!最近有人向我推銷一款保健品,說是有好多功效,我還在猶豫要不要買,聽了你們的宣傳,我現在知道這肯定是假的,不會上當受騙了。”正在鍛煉的熊大爺激動地向律師表達感謝。
“所以,免費的雞蛋可以拿,昂貴的保健品可千萬別買。”張強卿詼諧幽默的語言贏得大家的陣陣掌聲。
隨后,張強卿陸續分析了“免費領取牙膏”“你中獎了”“冒充熟人”等新型非法融資、電信網絡詐騙、保健品藥品推銷等詐騙手段,叮囑老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輕信、不盲目、不轉賬,提高防騙能力,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有疑惑可第一時間和家人商議
“預交養老公寓‘服務費’,充多少送多少,看起來優惠大,其實可能是一個坑,我自己就遇到過類似騙局。”張強卿通過現身說法,拉近了與現場群眾的距離。
“我通過一個App聘用了家政,家政阿姨特別能干,有一天她對我說公司有優惠,充值多少送多少。沒想到我充值后,有一天發現這個App再也打不開了。”張強卿說,預交“服務費用”后,享受更高養老服務折扣、獲贈養老公寓免費居住時長……這些話術肯定很多人都不陌生,“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大家千萬別貪圖便宜。
“免費旅游參加過嗎?免費周邊游,三百五百就能海南五日游,是不是很有誘惑力?”張強卿繼續解碼免費旅游類詐騙手段。騙子們往往通過免費旅游的幌子吸引老年人參加游玩,后期以收取會費等為由行騙,還要求交一筆比上次會費更多的錢,最后所謂的旅行社卻卷款逃之夭夭。
“騙子們的詐騙手段五花八門,大家一定要警惕各類‘穩賺不賠’‘低投入低風險’卻高額回報的宣傳。”張強卿細心向大家傳授防騙“秘籍”。
與此同時,大家一定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個人信息,不輕易相信他人,尤其是對于自稱銀行、保險機構等工作人員或自稱國家機構工作人員的短信或電話等,保持謹慎,如有疑問,可第一時間和成年子女商議,也可及時撥打相應機構的官方電話核實,或及時聯系公安機關核實。
為現場群眾釋疑解惑
活動現場,泰和泰(南昌)律師事務所5名律師還耐心解答了群眾的法律咨詢。
一名老人問:“我和老伴名下有一套房產,想過戶給8歲的孫子,要繳納哪些稅費?”劉剛律師回復稱,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個人無償贈與房產中,對于近親屬之間的無償贈與,免征營業稅、附加稅、個人所得稅,但是受贈人需要繳納契稅、印花稅以及公證費用等。
王阿姨咨詢的也是房屋繼承問題。“我有三個兒子,有一套房產登記在已故愛人名下,這套房產哪些人有繼承權?如何分配?”劉剛介紹,根據民法典,遺產按照順序繼承,第一繼承人為配偶、子女、父母,王阿姨的這種情況下,其與老伴的房屋為夫妻共同財產,其中一半為王阿姨的,老伴的一半由王阿姨和三個兒子四人平均分配。
民間借貸也是咨詢較多的熱點問題。多年前,張女士通過銀行轉賬借錢給他人,對方借款時也出具了借條。后來,對方被判刑坐了八年牢。“去年,對方刑滿釋放后,我們繼續追討,這么多年了還能追討回來嗎?”
“坐牢期間,訴訟時效可以中斷。當務之急,你要對方重新寫一張欠條,如果有出獄后繼續追討的回復短信等也需要固定證據。你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對方還款。”龍小惠律師說。
一名女士咨詢,她跟B公司之間有買賣合同關系,在履行合同過程中B公司將案涉款項轉給了A公司過賬,A公司現在不把款項轉給她。她咨詢律師怎么要回這筆錢?
“你與B公司之間已經簽訂了合同,該合同約束你們雙方,現在你沒有收到B公司貨款,你可以憑借該合同起訴B公司,關于貨款是否已經支付是B公司的舉證責任。”尹衠律師建議。